2019-01-08
四萬年前,人類還在歐亞大陸上四處探索時,天空中某處有個小恆星誕生了。這個新生的恆星「吞食」身旁稠密的氣體與塵埃、逐漸成長,並且拋出身旁的一些物質、在兩側分別形成一道旋轉的噴流,以便持續吞食物質。這是恆星形成最初期的面貌,是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景輝團隊的突破性觀測成果。
2019-01-08
四萬年前,人類還在歐亞大陸上四處探索時,天空中某處有個小恆星誕生了。這個新生的恆星「吞食」身旁稠密的氣體與塵埃、逐漸成長,並且拋出身旁的一些物質、在兩側分別形成一道旋轉的噴流,以便持續吞食物質。這是恆星形成最初期的面貌,是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景輝團隊的突破性觀測成果。
2019-01-08
2000年,中央研究院的椰林大道上徐風吹拂, 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廖弘源漫步思 索,剛好巧遇院長李遠哲,李遠哲問他,對這一生的研究有 什麼願景?正值不惑之年的廖弘源志向遠大,他說:「這一 生要研發五樣好東西。」近20年時光過去,今日廖弘源已是資訊所特聘研究員,五樣好東西已達成三樣。他說,特聘研究員70歲才退休,還有時間,他和他的團隊始終努力著。
2019-01-08
心血管疾病位居全球主要死因,末期心臟衰竭病患等待換心不易,而糖尿病 引發的血管病變使無數糖尿病患者面臨截肢的命運。謝清河教授的研究團隊長期耕耘,研發出促進血管新生與組織修復的藥物,以及可重複投遞、具導 航能力的奈米藥物輸送系統,成功輸送標靶藥物、幹細胞與血管生長因子至病灶部位,治療並促進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新生。研究成果於105 年11月16日獲國際頂尖期刊《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選為重點論文刊出。
2019-01-08
回到1927年4月在北京舉辦的一場餐會,近代中國地質學奠基人物丁文江為了慶祝周口店挖掘計畫展開與北京人牙齒化石的發現,作東宴請參與周口店研究的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席間參與者彼此都是研究上的好夥伴,分別來自中國、瑞典、美國、加拿大與法國,具體而微地展現了當時中國地質學、考古學研究人員的國際性。不過,後人之所以知道這次聚會,還是因為一張簽有所有參與者姓名的紀念餐卡。
2019-01-08
走進海產店,很多人總要點盤蚵仔煎或來碗清甜的蚵仔湯,品嚐臺灣道地的海鮮料理。換個場景來到燒烤店,卸下半個外殼的生蠔,也是烤肉架上常見的鮮食。不論蚵或蠔,都是牡蠣的俗名;前者主要來自臺灣沿海的養殖場,後者則多從日本、韓國等國家進口。由於食用習慣的不同,在溫帶水域以單體方式養殖的蠔,往往三年採收一次,以使殼形飽滿、蠔肉肥美;而在臺灣蚵田垂掛養殖的蚵串,一年即採收,此時蚵仔大小正適合入菜。
2019-01-08
炎炎夏日,空氣燙人的午後,坐在清風徐徐的蔭涼大樹下,三五好友齊聚,一同品茗閒聊,是不少愛茶人的休閒嗜好。臺灣人愛喝茶,也發展出獨特的茶飲文化。不過普洱茶這種臺灣人不太熟悉的茶,在出產地之一的中國雲南省易武地區一餅(大約357公克)竟要價人民幣數千、甚至上萬元,原囤藏於香港的陳年老普洱更一餅難求,且假貨充斥。
2019-01-08
說起空氣污染, 一般人腦中浮現的景象, 大多是工業區正排放著黑煙的高聳煙囪, 或是大馬路上一輛接著一輛的汽、機車。這些因素的確影響著我們的空氣品質,然而,真正對你的身體健康造成更直接威脅的,卻可能是更貼近我們生活的環境因子。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龍世俊, 就是從個人、社區的角度出發, 來研究空氣污染, 找尋對健康造成影響的主要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