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枯水期、颱風季,新聞常會報導水庫的蓄水率,供應新北、桃園、新竹用水的「石門水庫」往往是關注重點。石門水庫已陪伴臺灣民眾走過一甲子歲月,在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的庫房中,留有一批被視為鎮局之寶的檔案,記載石門水庫從設計到興建期間的大小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團隊自 2020 年起進駐北水局 19 個月,重新整編 7 千多件、數十萬頁的檔案,又花了...
研之有物 More
我們從小到大經歷過無數次考試,但你是否有想過,這個影響我們求學與就業的重要制度是因何而起?究竟考試制度背後隱藏哪些驚人內幕?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近代史研究所徐兆安助研究員,帶我們回到清末民初的教育現場,探索政府與教育界如何應用考試,挽救岌岌可危的新式教育制度,雙方又如何相互制衡與合作,讓考試及學校成為管控社會秩序的利器。
臺灣最盛大的科學嘉年華—中央研究院「院區開放」(Open House)參觀活動,今年將於 10 月 14 日及 10 月 21 日登場!往年一日限定的活動應科普分齡趨勢,特別於 10 月 14 日為學齡兒童加開「兒童科普日」,一連兩個星期六總計有演講座談、實驗室參觀、互動體驗等近 300 場活動,歡迎來開箱中研院最新研究、與頂尖研究人員互動,一起全家出...
你看過美國前總統川普被警方逮捕的影片嗎?又或是英國女王在皇宮中大跳熱舞的片段?多年來,人們普遍相信著「有圖有真相」的道理,然而,隨著圖像與影音相關的生成式 AI 越發成熟,我們似乎再也不能輕易相信自己的雙眼。而在真假影音的差異可說是微乎其微的狀況下,我們究竟該如何判斷資訊真實性?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員陳駿丞與團隊每天在尋找的,便是有效...
臺灣民眾大概都聽說過「自閉症」這個名詞,自閉症是腦部發育障礙導致的複雜疾病,同時受到先天遺傳以及後天環境因素的影響,具體成因依然是個謎,科學家須對遺傳調控方面有更多了解。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基因體研究中心的莊樹諄研究員,他的團隊結合生物學、資訊學以及統計學方法,發現自閉症的風險基因與 RNA 之間有複雜的交互作用,在自閉症患者與非患者的腦部有...
你有留意過生活周遭的聲音嗎?無論是雞犬桑麻的鄉村,或是車水馬龍的都市,都縈繞著各種聲音,這些你可能早已習慣的聲響,卻可能在無形間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詹大千研究員,其研究團隊針對臺北市的交通噪音分布特性進行研究,運用 2D 及 3D 噪音地圖呈現 24 小時的實時變化。更透過舉辦公民科學活動,邀請民眾用手...
政策建議書 More
-
【院新聞稿】穿越時空 翻玩AI!中研院院區開放邀歷史名人共襄盛舉
-
【院新聞稿】院區開放連續2週末登場!中研院10/14首辦兒童科普日 10/21科普盛會熱烈引爆
-
【院新聞稿】中研院跨海澎湖辦演講 馬公高中全校一窺海洋奧秘
-
【院新聞稿】中央研究院講座》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英國結構生物學家文卡.拉馬克里希南演講—我的核醣體冒險經歷
-
【院新聞稿】2023年臺灣經濟情勢總展望之修正 ─ 消費長續韌!出口略現曙?
-
【院新聞稿】助攻碳平衡!中研院團隊發現增加生物固碳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