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開啟
:::
溯古追今!中研院出版《研下知疫》 20人文學者分探世紀大疫

發布時間: 2021-07-15

臺灣過去一年成功阻擋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入侵,而今疫情當前,需集結各方智慧分進合擊,共同對抗百年大疫。中央研究院繼今(2021)年初推出「COVID-19的人文社會省思」專題網站後,續於今(15)日發行《研下知疫:COVID-19的人文社會省思》實體專書,收錄20位人文社會領域學者疫疾前沿研究的19篇科普專文,在抗疫期間為臺灣社會增添更多知識能量。

廖俊智院長表示,在新冠肺炎病毒挑戰人類知識邊界之時,「戰勝恐懼的唯一解方是獲取知識」──瞭解病毒如何傳播、致病,及演化,並透過疫情重新省思人們與社會、國家及環境的互動關係,得以彙聚力量,以行動迎擊。這本書也展現中研院內人文學者積極回應社會需求,短短幾個月間撰寫相關主題的文章,從不同視角來理解並反思疫情的社會文化面向。

此書幕後推手為本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康豹,去年新冠疫情爆發後,他發起「COVID-19人文社會科學短期研究小額補助計畫」,號召院內20位人文社會學者發揮學術專長,例如針對疫情進行數據分析、問卷調查;針砭時事、反省法規;或從文學及歷史中得到啟發等。

康豹指出,新冠肺炎或其他疾疫不只是一種疾病,也是社會問題。「我們意圖藉由歷史與當代對話,以古鑑今,據此回應COVID-19對全世界的衝擊,以及今日臺灣所面臨的挑戰,以累積面對下次疾疫的資源。」

一線人員現身說法 探究防疫與人權界線

例如社會所副研究員蔡友月收集28位臨床醫護人員的口述史與生命史,敘述第一線醫護人員如何面對新冠肺炎的污名、心理壓力、醫療系統感染的風險,以及病毒傳播的死亡威脅。該所助研究員曾凡慈亦以〈「防疫破口」還是「無名英雄」?〉,呈現居家檢疫者及家人所面臨的嚴格挑戰。史語所副研究員張谷銘則以口罩國家隊為例,透過對經濟部工業局、國防部後備指揮部、中華郵政等政府機關以及口罩製造商的訪談研究,分析臺灣2020年成功抗疫的因素。

政府在防疫中的權力界限應如何界定?法治與人權之間的界線應如何拿捏?法律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李建良透過「數位足跡」,探究數位防疫和人權之間的平衡。歐美所副研究員何之行也探討科技防疫在「個人權利」與「公共利益」之間的權衡拉鋸。政治所副研究員吳文欽於2020年12月針對臺灣民眾進行網路民調,發現疫情訊息的透明程度,會影響民眾對政府防疫政策的評價。

疫情之後,保持社交距離宛如成為生活常態。人社中心研究員詹大千藉由17國本土病例資料及人流數據,回推「社交距離政策的有效性」。民族所研究員劉紹華則以〈狼來了與替罪羊〉,省思臺灣在新冠肺炎恐慌下的集體反應,如何造成制度性的污名排斥現象。

放眼世界格局  解析新冠衝擊

新冠肺炎是近代史上影響人類生活最劇烈的一場瘟疫,世界各國在醫療體系、政治、社會與經濟等都產生巨大衝擊。社會所研究員林宗弘在〈貧富之疫:全球傳染病與所得不平等〉一文中,關注貧富差距與疫情傳布的相互影響。經濟所副研究員楊子霆分析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的挑戰,並探討新經濟模式的可能樣貌。此外,社會所助研究員李宣緯亦透過跨國網路調查,勾勒出隔離和疾病防治對世界社會人心的衝擊。資訊所副研究員莊庭瑞則討論了公共衛生危機下的知識開放取用問題。

以史為鑑 探索應對之道

歷史研究為《研下知疫》的重頭戲之一,過去各個時期如何面對疾疫來襲?共有7篇專文分論。史語所助研究員巫毓荃、臺史所副研究員顧雅文與張隆志不約而同以1918至1920年的西班牙流感為研究對象,分別討論日治時期政府的防疫對策,及其在臺灣造成的公衛危機與社會影響。史語所研究員李尚仁的〈排外與傳染恐懼:19世紀在中國的兩場麻風調查〉,則聚焦於英國醫學界對「麻風是否為傳染病」所進行的研究與辯論。近史所研究員雷祥麟亦透過此波流感疫情及1910至1911年的滿洲鼠疫,追溯防疫口罩的「反覆」誕生,以及臺美口罩文化差異的歷史線索。

文學反映人生,表現人性,從疫情也看到人性的脆弱與堅強。歐美所特聘研究員單德興以〈瘟疫的文學再現與生命反思〉一文,分析西方不同時代、地域與語文的文學家,如何把人置於瘟疫的嚴苛情境,刻劃芸芸眾生在疾疫中的各種不同回應。文哲所研究員劉苑如則帶領讀者穿越千年,返觀中國中古時期的疫病故事。

宗教信仰與儀式是疫情中撫慰人心的重要力量,康豹將王爺信仰與西方相關現象做比較,並分析過去在疾疫流行時,迎王祭典、暗訪、繞境等宗教活動的開放程度,對於宗教活動與防疫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帶來不同層面的思考。

《研下知疫》主編陳熙遠表示,此書薈萃各方心血,涵蓋範圍從臺灣延伸到亞洲、歐美乃至世界,時間橫跨千年。面對瞬息萬變的疫情,盼能用作為「敲門磚」,成為串接已知、探索未知的起點。

「COVID-19人文社會科學短期研究小額補助計畫」為中研院第一個數位、實體出版協作的示範案例,上述專文的精華內容已於今年初先行發布於「COVID-19的人文社會省思」專題網站,如今更集結全文為實體書《研下知疫》。本書於今日正式上市,全臺各大網路及實體書店均售。

相關連結:
《研下知疫:COVID-19的人文社會省思》
專書網頁:https://gpi.culture.tw/books/1011000945
購書管道:四分溪書坊(02-26521876)、唐山博客來誠品金石堂
「COVID-19的人文社會省思」專題網站:https://covid19.ascdc.tw

新聞聯絡人 關閉
  • 陳昶宏,中央研究院秘書處媒體小組

    (02) 2789-8059,changhung@gate.sinica.edu.tw

  • 郭姵君,中央研究院秘書處媒體小組

    (02) 2789-8821,deartree@gate.sinica.edu.tw